公文写作素材驿站

农村垃圾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2021-11-26 10:37:34 网站:公文荟萃

农村垃圾治理经验交流材料

  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__区创新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户投放、村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具体情况如下:

  一、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创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用“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模式,具体做法为:在垃圾收集方面,安排巡回垃圾收集车和挂桶式垃圾收集车,通过分区域、分收集对象定时上门收集农村生活垃圾的方式,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在垃圾转运方面,采用大型压缩转运车替代垃圾中转站,通过设置7个农村生活垃圾转运对接点,将垃圾收集车收集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到大型压缩车后,直运到__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既提高了垃圾清运效率,又减少了二次污染。

  二、建立“五个一体化”长效机制

  为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区政府一次性投入4702.46万元,配足了生活垃圾清运设施、设备,此外,1540万元/年的农村环卫运行费用也已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通过购置所需设施设备、配足环卫人员,推进农村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运行,逐步建立了“五个一体化”长效工作机制,实现了城乡环卫工作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

  (一)实行环卫标准一体化。细化清扫区域,将城乡清扫保洁区域划分归类,设定了特级区、一级、二级和三级区四个级别,农村街道保洁按照二、三级区标准要求执行;统一作业标准,制定《__区城乡环境卫生作业质量试行标准》,街道办村(居)实行“一扫全保”(每日定时清扫全天候保洁),乡镇村(组)实行“一扫两保”(每日定时保洁两次),确保城乡环卫作业水平不降、质量提升。

  (二)实行人员配备一体化。建立“无缝隙、全天候”卫生保洁体系,结合区域内乡镇(街道办)村(居)常住人口实际,在全区194个行政村配备清扫保洁人员632名,实现了城乡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全覆盖。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区12个乡镇(街道办)设立环卫处,环卫处下设环卫队,环卫队分设保洁组,以组为基本单元,采取网格化落实对农村环卫工作的管理。

  (三)实行设施配备一体化。配足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通过在交通便利的138个行政村配置人力垃圾收集车,配备240升垃圾桶、密闭式垃圾箱等设施,保障“垃圾不落地”模式的有效推行;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全覆盖,为农村配备生活垃圾中转压缩车、巡回垃圾收集车、挂桶式垃圾收集车等31辆,并配备相关清运人员72名,通过设施设备统一管理,垃圾清运车辆统筹调配,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的机械化无缝对接。

  (四)实行垃圾分类收运一体化。在__区美丽宜居示范村分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生活垃圾四类,并分类进行投放、收集、清运。通过为美丽宜居示范村的每户村民各配备垃圾分类配套垃圾桶,为每个示范村配备1—2辆电动三轮车,用于上门收集已分类的垃圾,并根据示范村村民的居住密度及集中活动范围设置垃圾分类收集亭。同时,由各示范村设置垃圾暂存处1个,用于暂存村民投放的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单独收集,集中处置;易腐垃圾由易腐垃圾收集车统一收集,直运到__市垃圾处理场处理(各乡镇规划自建堆肥房,建成后直运到堆肥房);其他生活垃圾纳入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处理。

  (五)实行管理制度一体化。贯彻四级督查机制,按照“环卫中心-环卫处-保洁队-保洁组-清扫保洁员”逐级督查管理,做到一日一督查、一日一汇报、一日一处理;完善业务管理制度,根据道路人工清扫、机械化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环卫一线业务工作实际,完善农村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及督查制度,确保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规范有序;畅通一线沟通渠道,利用《一周环卫》及时宣传报道农村垃圾治理情况,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并对每周督查情况进行通报,一线环卫工人人手一份,每周一期,极大调动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三、取得阶段性工作成效

  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生活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模式,__区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积存垃圾、有色垃圾、建筑垃圾等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__区将进一步巩固提升治理成果,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加快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优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