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素材驿站

药品不良反应(优秀4篇)

2022-09-10 19:47:47 网站:公文荟萃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药品不良反应讲稿 篇一

药品不良反应讲稿

1、药品不良反应讲稿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合格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简称“ADR”。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以及对生育能力的影响等,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药物药理作用的关系,一般把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1.1A型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与药物的剂量有关,通常呈剂量依赖型,一般容易预测,发生率就高而死亡率就低。1.2 B型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与药物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难以预测到在什么样病人身上会出现不良反应,在药物研究阶段的常规毒理学试验中难以发现,一般与用药剂量无关,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2、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2.1药物方面的原因

2.1.1药理作用

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

不良反应。2.1.2药物中的杂质

2.1.3药物的污染

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的不

良反应。

2.1.4药物的剂量

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2.1.5剂型的影响

同一种药物,由于剂型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和用药的方法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分布,也就是说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掌握,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2.1.6药物的质量问题

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为生产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

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机体方面的原因

2.2.1种族差异

动物实验中,对药物的毒性感受性实验,因为动物种类不同而有显著差别,亚洲人与欧洲人对药物的感受也有相当大的差别。2.2.2性别

许多药物对男女间的毒性有差别。2.2.3年龄

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2.2.4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

2.2.5病理情况

病理情况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影响药物的作用。2.2.6血型

2.2.7营养情况

饮食的不平衡影响药物的作用。2.3给药方法的影响

2.3.1医、护人员误用、滥用药品,或处方配伍不当,或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

2.3.2用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

2.3.3持续用药

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而中毒。2.3.4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

2.3.。5减药或停药

减药或停药也引起不良反应。

3、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

3.1 销售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3.2 销售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4、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

4.1销售人员在销售及用户访问过程中,随时收集所销售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并记录在《药品不良反应记录表》上。

4.2销售人员收集到有关不良反应情况后,应将填好的《药品不良反应记录表》上报质量部QA,由专管员进行分类。

4.3 属于用户投诉的“不良反应”,除记录投诉内容外,应详细记录投诉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以便进行调查,核实处理,并报质量管理部经理。

5、药品不良反应的确认和报告:

5.1 质量部QA接到销售人员的《药品不良反应记录表》后,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属于一般的不良反应按季度电子表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纸质表报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5.2 属于本公司药品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5.2.1 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电子表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纸质表报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备案。必要时按本公司的“产品收回和退货处理程序”招回产品。5.2.2组织有关人员要立即走访用户,向用户了解情况,询问用药、发药复核情况和收集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实物或包装残盒。所有调查、取证,全部记录在案,不得遗漏。5.2.3 协助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处理。

5.2.4请临床专家对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范围、发生率、典型症状、严重程度、处理措施进行调查研究。

5.2.5 根据调查情况写书面报告,及时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2.6 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修改药品说明书,提醒医生或患者注意。

药品不良反应不是质量事故,也不是医疗事故,不作为医疗纠纷或诉讼依据。

篇二: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 篇二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一、概念: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二、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类

药度:症状轻微,不需要停药或特殊处理

中度:有明显症状,对器官和功能有一定伤害,需治疗处理或停药。

重度:症状严重,对器官和功能有显著伤害,甚至危及生命,需及时治疗抢救。

三、不良反应发生率

我国1996年—2005年共发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文献117篇,不良反应发生率12.6%。按我国500万活动结核病人均接受抗结核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可达63.1万人。因此,国内报道因抗结核药物毒副反应而改变最佳治疗方案者约20%。

四、识别及处理不良反应目的

1、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护病人安全,保证疗程完成。

2、关系患者经济负担,良好成本效益等社会问题。

五、正确认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1、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广泛,包括对肝、肾、胃、肠、血液、精神神经和过敏反应等各方面。

2、各种抗结核药物均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大部分为轻度反应,少部分可能发生严重反应,应引起重视。六、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1、异烟肼:毒性较低,常规剂量少见毒性反应,发生率2.4%。

(1)对肝脏影响:约10%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1%发生明显肝损,多见老年及肝脏有慢性疾患者。

(2)周围神经炎:双下肢感觉减退,蚁走感,肢体麻木,剌痛、灼热感、常见慢性乙酰化者。

(3)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有兴奋作用,燥动不安,欣快感,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失眠、精神失常等。

(4)其他:偶可出现神经炎、排尿困难,便秘,内分泌障碍,高血糖,粒细胞减少,高血糖等。

2、利福平

(1)肝损害,多发生在用药后6—50天,与药物使肝细胞中毒、过敏、肝内胆管胆汁、肝肠循环等有关。

(2)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账、腹痛及腹泻。

(3)流感样综合征:发冷寒战、发热乏力、头痛肌痛,可能是肝肾功能损害的信号。

(4)皮肤综合征:皮肤发红,尤其头面部可伴皮疹、发热或结膜充血。

(5)其他:血小板、粒细胞减少,致畸作用。

3、链霉素(1)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损害: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痛耳鸣、听力下降。

(2)过敏反应:皮诊、发热、关节痛、严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

(3)肾毒性:尿中红细胞、蛋白质及管型尿,甚至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4)其他:口周麻木,局部肌肉抽搐(30%),少见的有溶血性再障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视神经炎等。

4、乙胺厂醇:副反应较少。

(1)视神经损害:发生率0.8%,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缩小或缺损,多出现在用药2—6月内,之前可能有眼干燥、灼热、视物疲劳等。

(2)禁或慎用:儿童、孕妇、肾功能损害、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炎等。

(3)其他:胃肠剌激、头痛眩晕、关节痛、过敏、粒细胞减少等。

5、吡嗪酰胺

(1)肝损害:转氨酶升高或黄疸,发生率与用量明显相关,常规剂量较少出现肝损害。

(2)关节痛:主要发生在大关节,用药的头1—2月内多见,可能是吡嗪酰胺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引起的血尿酸升高,(3)其他:头痛、排尿困难、贫血、偶见过敏反应。

七、准确判断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1、肯定

(1)用药与异常表现合理时间关系。(2)有文献资料佐证。

(3)停药或减量时,异常表现减轻或消失。(4)再次使用可疑药物时又出现同样异常表现。(5)异常表现不能用其他合并药物、结核病进展及其他因素解释。

2、很可能

(1)因药与异常表现有合理时间关系。(2)有文献资料佐证。

(3)停药或减量时,异常表现减轻或消失。

(4)异常表现不能用其他合并药物、结核病进展及其他因素解释。

八、合理处理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1、密切观察暂不做特殊处理。

2、改变用药方法和途径

3、对症或结抗治疗。

4、停药观察

5、住院治疗或抢救。

主要根据病人不良反应程度,年龄、病情、合并症、综合分析确定:

1、太过积极停药会影响化疗顺利进行。

2、不适当的坚持治疗会带来更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九、严重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1、立即停用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

2、判定不良反应的程度。

3、激素的应用。

4、解毒对症。

5、抗组胺药。

6、补液促进排泄。

十、结核药不良反应处理程序与方法

(一)恶心、呕吐:是否药物引起?

1、复查肝功能:排除药物性肝损害,胃肠反应?

2、处理:调整用药时间:分次服用,睡前服用。

3、对症:止吐药物、镇静药物、补充电解质。

(二)腹泻:是否药物引起?食物因素?肠结核?

1、大便常规检查

2、腹泻程度

3、处理:轻者无需处理,重者止泻剂、补充电解质、调整用药。

(三)抗结核治疗中发热。

1、非结核感染:35%,其中HAP点98%,与免疫功能下降,病人之间交叉感染有关,致病菌以G-菌和真菌为主。

2、结核性感染:27.9%。治疗前发热的患者经合理化疗后50—60%2周内退热;20—30%10周内退热;10—20%发热可持续3月左右;一般为38度左右热度;对治疗后再发热患者,要排除感染、出现并发症、药物反应、病情恶化(类赫氏反应),继续治疗有效。

3、合并肺外结核发热:如结核性脑膜炎、胸膜炎、腹腔结核、淋巴结结核等。

4、结核药物反应18.6%。

多表现为高热伴皮诊,发热与用药物有明显关系,最多见RFP,其次为SM、PAS、PZA、INH、氟喹诺酮类。

5、其他原因(1)支气管镜检后。

(2)其他疾病:肺癌、结核组织疾病、COPD、WBC下降等。

6、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1)发热不易控制

(2)结核发热与低蛋白血症具有相关性。

(四)药物性肝损害及处理。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药物毒性反应的靶器官,最易受药物损害。

1、高危人群:高龄、酗酒、病毒性肝炎、慢性疾患、营养不良。

2、监测:用药前评价,用药后监测。发生率15—30%,80%发生于用药后1—7周内。易导致肝脏损害药物:R>TBI>1321>Z>P>H。

3、临床表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脂蛋白代谢障碍、黄疸,出现黄疸者可发生急性肝萎缩,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4、治疗:甘利欣150mg/qd(iv)还原型谷胱甘肽0.6/qd(iv),静脉补充维生素等。

(五)肾功能损害处理

肾功能损害50%以上,才能被目前检测手段发现,所以以预防为主,E70%经肾排出,故对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H、R、Z等主要经胆汁排泄的药物。

(六)药物性皮诊处理

1、轻度者:可观察中继续抗结核治疗,辅以抗过敏处理;

2、中度者:除皮诊外有明显水肿、出血点,立即停TB药,除用抗过敏药外加用激素。

3、重度者:尤其有剥脱性皮炎者,立即停药住院治疗。

(七)过敏性休克处理

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心、肺复苏;肾上腺素及时肌肉注射(5分钟可重复注射),氢化可的松使用,抗过敏治疗,扑尔敏等。

(八)血液系统副反应处理

抗感染、补充铁、叶酸、B12等,必要时使用激素、输血。

篇三:药品不良反应 篇三

药品的毒性反应(上):毒性反应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引起身体较重的功能紊乱或组织病理变化。一般是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造成的。那些药理作用较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容易引起毒性反应。药品的毒性反应(下):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儿童易发生毒性反应。少数人对药物的作用过于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肾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规治疗剂量范围就能出现别人过量用药时才出现的症状。

药物的过敏反应: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变态反应(上):药物变态反应又称之为过敏反应,是致敏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与机体特异抗体反应或激发致敏淋巴细胞而造成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该反应仅发生于少数病人身上,和已知药物作用的性质无关,和剂量无线性关系,反应性质各不相同,不易预知,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药物变态反应(中):药物变态反应初次接触时需要诱导期,停止给药反应消失,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包括速发和迟发等Ⅳ型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对易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者,用药前应作过敏试验。

药物变态反应(下):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有关部门规定,有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应用前必须做皮试。但是有些人皮试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有时皮试阴性的病人也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有的人在别人注射青霉素时闻了一点气味,就发生了休克。特别要注意的是,许多没有规定作皮试的药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史的人,服用任何药品时都要非常谨慎。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把情况告诉医生,避免再服用同样或类似的药。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型(1):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A 型反应和 B 型反应。(2):A 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3):B 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4):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 C 型反应,这种分类方法的应用还不普遍。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从总体上来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与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很相似。严重不良反应:根据国际惯例,严重不良反应指用药后出现并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反应:(1)死亡或威胁生命;(2)使病人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3)有持续或显著的残疾或机能不全;(4)有先天性异常或分娩缺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尚无统一的表示方法,有的国家用 1 / 1000,1 / 10000 等分数的方法表示,另外一些国家则用“时常”发生、“偶然”发生或“罕见”发生等表示,然后规定“时常” “偶然”和“罕见”的范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后者,即:十分常见(≥ 10 %),常见(1 %一 10 %,含 1 %),偶见(0 . 1 %~ 1 %,含 0 . 1 %),罕见(0 . 01 %~ 0 . 1 %,含 0 . 01 %),十分罕见(<0 . 01 %)。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住院病人,10 %~ 20 %。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中):住院病人因药品不良反应死亡者,0 . 24 %一 2 . 9 %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下):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0 . 3 %-5 . 0 %。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1):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

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2):非药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感应性、疾病等。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3):药品因素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

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完):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为什么要警惕药品不良反应:有些药品不良反应是难于预测的。而且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样本量有限(500 — 3000 人),病种单一,多数情况下排除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和儿童),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问题必须在大面积使用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不可预测(完):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感应性、不同适应症、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什么叫撤药反应:长期使用某种药物,机体对药物产生了适应性,一旦停药或减量过快使机体调节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紊乱,病情或症状反跳、回升,疾病加重等现象,称为撤药反应。

什么叫药物依赖性(上):药物成瘾性和习惯性早为人们所知。但由于人们在使用上述两术语时常出现混淆现象,故有必要确定一个更为科学的术语。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于 1964 年用“药物依赖性”这一术语取代了“成瘾性”和“习惯性”。什么叫药物依赖性(下):药物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

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1):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2):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凡能引起令人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些药物。

药物依赖性分为哪几类(3):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用药者反复地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药物相互作用,即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同时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药理效应。其结果是一种药物的效应加强或削弱,也可能导致两种药物的效应同时加强或削弱。

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1)药代学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药物改变了另一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或代谢。例如,抗酸药中的 Ca 2 '+' 离子,与四环素整合,这种整合物不能被吸收,从而影响了四环素的吸收,影响了疗效。再如,阿司咪唑由 CYP 3A 4 酶代谢,酮康唑是 CYP 3A 4 酶的抑制剂,当两者同时服用时,由于代谢酶被抑制,阿司咪唑的代谢受阻,使血药浓度升高,而引起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可分为两类:(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是指激动剂和拮抗剂在器官受体部位的相互作用。例如,许多全身麻醉剂(卤化烷),能敏化儿茶酚胺对心脏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哪些药品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治疗指数低的药物(即剂量稍有变化药理作用即有明显改变的药物),需要监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酶诱导剂和酶抑制剂都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它们包括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抗生素类、抗癫痫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甙和抗过敏药等。

哪些人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与同时用药的多寡有关,据估计,同时使用 5 种左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约为 3 %一 5 %,同时使用 10 — 20 种药物约为 20 %。另外身体代偿能力、肝肾功能也能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因此,急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 10 — 20 种药物约为 20 %。另外身体代偿能力、肝肾功能也能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因此,急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老年人、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特异质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上):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

特异质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中):特异质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而致。特异质反应和哪些因素有关(下):如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G-6 — PD)缺乏者,服用伯氨哇、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紫绀、溶血性贫血等。乙酰化酶缺乏者,服用异烟肼后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假胆碱酯酶缺乏者,用琥珀酰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

为什么现在对药物过敏的人越来越多了:根据国内外一些专业人员的调查,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率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可能和人们接触的其它化学物质的种类增加有关。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上):人体原来没有接触过某种药品,体内没有对这种药品的抗体,一般不会发生过敏反应。接触过这种药品后,身体里有了抗体,再遇到这种药品,就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为什么有的人原来对某种药品不过敏,后来却过敏了(下):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主要是对药品里的杂质、辅料、添加剂过敏。不同厂家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不同的辅料、添加剂,产品的杂质情况不同,也会出现“原来不过敏、后来过敏”的情况。

继发反应是否为药物本身的效应:继发反应并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如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可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的关系,使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又如利尿药噻嗪类引起的低血钾可以使患者对强心甙不耐受。青霉素引起的赫氏反应也属于继发反应。

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上):是的。任何药品都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品的不良反应表现可以有很大的差别,有的人反应轻,有的人反应重;有的人是这种反应,有的人是那种反应。是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下):许多人认为,只有假药、质量不合格的劣药、医务人员或患者自己用药不当,才会引起不良反应。事实上,许多经过严格审批、检验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

是否可以说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不良反应也差不多:化学结构差不多的药,有时候不良反应差不多,有时候差别很大,不能凭想当然就下结论。

是否可以说进口药就一定比国产药好:一些发达国家的药厂生产条件较好,产品的杂质含量较低,但是这不是绝对的。我国这些年来,许多药厂花了大量投资,生产条件已有很大改善,有些产品中的杂质比国外同类产品还低,质量也很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价格贵的药是否更安全有效:药品的价格取决于研制过程的花费、生产的成本等各种因素,而药品的安全性则取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和治病的效果。它们是互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因此价格高的药品不一定是更安全有效的药品。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上):总的来说,必须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国家才会批准它成为一个新药。但是,新药的优点不一定都表现为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是否可以说新药一定比老药更安全有效(下):有时候一个药品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老药差不多,但是因为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等也可能被批准为一个新药。

是不是非处方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上):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比较少轻,但这不是绝对的。

是不是非处方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下):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是不是非处方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上):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总体来说不良反应比较少、比较轻,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

是不是非处方药就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下):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

是不是药品使用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不能这样认为。目前,国际上对于药品使用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部分,其详细情况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十分具体的规定。有的药品说明书中对该药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写的很少,实际发生的不一定少。一个负责任的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把产品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详细地告诉用药者,这样也可以避免一些消费者的投诉。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上):中药的使用讲究辨证论治、合理组方、一人一方、随证加减,中药也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有时还存在讲究道地药材、如法炮制等。严格地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服用中药,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中):如果不遵守辨证施治的原则或者辨证不当,组方不合理,中药材质量有问题,也能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是不是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下):现在许多中成药、中药新剂型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也很多,应该引起重视。

有人说,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药外,一般的中草药没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没问题。这种说法对吗 ? 中草药之所以能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有效的药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一般比较复杂,也不会只对某个器官发挥作用。服用中草药也能引起毒副反应,更不能随便多服。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上):不能这么认为。许多中药在不同的剂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剂量时能收缩子宫,大剂量时反而能使子宫麻痹、停止收缩。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下):同化学药品一样,中药也规定有适宜的使用剂量。如使用剂量过大,也会引起有害反应。滋补药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上):滋补药本身也是药,药品本身都有两重性,不但要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不能滥用,而且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也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滋补药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中):例如人参,已有许多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有些人是投有按规定的用法用量,有些是因为药品的质量有问题,如未按规定条件贮存、炮制、加工等,也有些人是按正常用法用量服用后引起了皮疹、咽喉刺激感、精神兴奋、失眠、易醒、神经衰弱、血压升高或血压下降等。滋补药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下):许多人服用滋补药的同时,还服用其它的处方药、非处方药,滋补药与其它药也会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应该密切注意。药品的副产物能否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上):药品原料药生产中,难免有些副产物。为了控制这类副产物,在药品标准中有相应的检查项目,把这些副产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药品的副产物能否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中):虽然如此,原料药中的副产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曾有发生。如 20 世纪 60 年代丹麦曾发生非那西丁引起发绀而致死事件。事后经试验证明,为该批非那西丁中副产物对氯乙酰苯胺含量过高所致。药品的副产物能否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下):再如阿司匹林的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及乙酰水杨酸酐能引起哮喘、慢性荨麻疹等不良反应。这都是药品的副产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先例。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上):有些人病情复杂,需要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品,这种合并用药有时也能达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许多人治病时,好几种药一起吃,这样好不好(下):但是国内外许多调查的结果表明,合并用药的品种数越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高,应该引起重视。除非医生认为确属病情需要,应该尽量避免合并用药。

中药、西药一起吃,会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中药、西药联用,有时能起到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但是有时候合并用药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这里面的情况非常复杂,应充分听取医生的意见,医生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学习。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不是。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国内外都是如此。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有些原来不知道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上):维生素、矿物质方面的药物也必须按规定的适应证法用量服用,否则也能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残疾或死亡。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中):如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 A、维生素 D 引起发热、腹泻、中毒,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 c 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死亡即使在常规剂量有时也能引起不良反应。

维生素、矿物质类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吗(下):如有人口服维生素 E 每天 3 次,每次 10mg,5 天后发生耳鸣、耳聋。许多人服用维生素、矿物质类药物的同时还服用其它药物,也要注意有没有不良的相互作用。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上):常用的抗感冒药多是由几种成分加在一起的复方药,其中经常含有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扑尔敏、苯诲拉明等。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中):这些药物本身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如扑热息痛,曾有人报告发生了严重的肝脏损害、大疱性皮疹等,甚至有引起昏迷的。

常用的抗感冒药有什么不良反应(下):再如感冒通,疗效很好,但少数人特别是儿童服用后出现血尿,应该引起重视。

解热镇痛药与胃肠出血反应有关吗(上):2000 年在英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大型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经常处方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单在英国每年死亡 2000 人。估计用药 2 个月以上的病人,每年每 1220 人至少有一名死于严重胃肠出血。此研究巩固了以前此类小型研究结果。

解热镇痛药与胃肠出血反应有关吗(下):近年来有一类专门为降低解热镇痛药胃肠出血而开发的新药--COX-2 选择性或特异性抑制剂,已上市的 COX — 2 特异性抑制剂有塞来西布及罗非西布等。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肯定的证据表明这类药的安全性优于一般的非甾体抗炎药(即解热镇痛药),它们依然被列入非甾体抗炎药,并在说明书上载有标准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警告。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否引起干咳反应(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是一类较新的抗高血压药,现在这类药已经有 20 多个品种,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而且试验证明它们能减少某些心脏病人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但干咳及血管神经性水肿是这类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脸肿、舌肿及喉头肿等。

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引起肌腱损伤及关节软组织永久性损伤吗(中):这是由于动物试验表明,这类药能永久性损伤幼年动物承重关节部位的软组织,产生承重关节糜烂及其它关节病。此外,与喹诺酮类相关的“肌腱损伤”也屡有报道。

喹诺酮类抗生素能引起肌腱损伤及关节软组织永久性损伤吗(下):由于这类药在我国上市品种众多,使用十分广泛,应警惕儿童永久性软组织损伤及成人使用引起肌腱损伤的风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引起耳聋吗(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治疗剂量和引起不良反应剂量很接近,稍有过量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尤其是它们具有引起不可逆耳聋的缺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引起耳聋吗(中):据专家们研究,我国不少儿童耳聋,与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关,已引起医生们的注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引起耳聋吗(下):目前国内这类药,有的仅用于结核病治疗,皆不宜用于儿童。这类药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服药时为何不能饮酒(上):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服药时为何不能饮酒(中):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饮酒,则可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造成危害。

服药时为何不能饮酒(下):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伤。例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

药品溶剂能否造成严重不良事件(上):可能。例如,1937 年美国发生了错误地用 ethyleneglyc01)替代乙二醇(ethyleneglyc01)作溶剂生产磺胺醚剂事件,造成 100 多名儿童死亡。

药品溶剂能否造成严重不良事件(中):近几年也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如 1996 年拉丁美洲的海地,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糖浆,应该用甘油作溶剂。由于使用了搀假的甘油(含有二甘醇),使用前未经化验,产品出厂后造成至少 59 名儿童死亡。药品溶剂能否造成严重不良事件(下):海地事件发生前,已发生过生产对乙酰氨基酚糖浆,因错用溶剂的死亡事件。由此可知即使药品溶剂和生产中的错误,也可能造成严重药害 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上):一般认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有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哪些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下):孕妇、哺乳期妇女服用某些药物还可能影响胎儿、乳儿的健康。

老年人用药应注童什么(上):一般来说,老年人脏器功能退化,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应注童什么(下):老年人往往身患一种以上的疾病,有些老年人还服用一些保健药品、含药保健品,所以老年人用药要特别慎重,不要选用不良反应多的药,适当降低用药剂量,避免长期用药,还要尽量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用药要注意什么(上):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用药要注意什么(下):如病情确需用药,一定要充分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的用法用量。

哪些药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上):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安定、安宁、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

哪些药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下):一些抗生素类药物,麻醉镇痛药,激素类,抗甲状腺药,抗糖尿病药,抗癫痫药,抗癌药,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等。孕妇在服用任何药物前,都应该向医务人员详细了解该药品会不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上):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中):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下):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篇四:药品不良反应题库 篇四

《药品不良反应及报告制度》、《特殊药品的管理》、《含兴奋剂药品的管理》、《合理用药指导》题库

一、单选(25题)

1、药品不良反应的英文缩写是(B)。A ADE B ADR C MDR D AER

2、药品使用说明书中未收载的不良反应为(B)。

A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B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C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

D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A)起施行。A.2011年7月1日 B.2010年7月1日 C.2011年6月1日 D.2010年12月13日

4、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哪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A)? A.自发呈报系统

B.处方事件监测

C.集中监测系统

D.自动记录数据库

5、下列哪种情况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C)

A.出现了医生以前没有见过的不良反应 B.出现了组织或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不良反应 C.出现了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D.出现了我国《药典》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6、下列哪条不属于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D)

A.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B.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C.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D.报告单位或者报告者认为是严重的7、药品群体事件的定义中关于同一药品的描述下列哪条是错误的(C)。

A同一生产企业B 同一剂型C同一批号D同一药品名称

8、下列哪个情形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D)A.药物依赖 B.副作用 C.过敏反应 D.劣药引起的反应

9、我国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是(D)发布的。

A.2009年 B.2012年 C.2010年 D.2011年

10、实际上药物成瘾性指的是药物的(A)A.精神依赖性

C.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B.身体依赖性 D.戒断症状

11、药品连续多次应用于人体,其效应逐渐减弱,必须不断地增加用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应,是药物的(D)。A毒性 B依赖性 C耐药性 D耐受性 12、1999年11月10日,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在(C)成立。A北京 B纽约 C洛桑 D慕尼黑

13、所谓合理用药是指(D)

A 对症开药

B 配药准确

C 价格低廉

D 以药物和疾病系统知识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

14、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是(A)

A 安全性

B 有效性

C 经济性

D 适用性

15、安全性的实质内容是指(C)

A 药物的毒副作用小

B 无不良反应

C 风险/效应尽可能小

D 无致畸形

16、有关经济性的正确含义(B)

A 最满意疗效

B 成本/效果尽可能小

C 少量用药

D 使用廉价药品

17、下列哪些情况是不合理用药的表现(A)

A 有病症未得到治疗

B 有病症未得到正确诊断

C 患者因副作用而终止用药

D因保健品而死亡

18、药师工作失误是造成(C)

A 治疗失败的因素

B 乱开药的因素

C 不合理用药的因素

D 与医师协作失败的因素

19、适当的用药途径是增强病人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发挥吸收作用的给药途径,按其吸收速率的慢快,可依次排列如下(A)A 口服→直肠给药→舌下给药→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吸入→静脉注射

B 直肠给药→舌下给药→口服→吸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C 吸入→直肠给药→舌下给药→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D 舌下给药→吸入→直肠给药→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

20、在口服制剂中的吸收率,按其吸收速率的快慢,可依次排列如下(B)

A 片剂>胶囊剂>散剂>溶液剂 B 溶液剂>散剂>胶囊剂>片剂 C 散剂>溶液剂>胶囊剂>片剂 D 片剂>散剂>胶囊剂>溶液剂

21、下列哪种类别不属于我国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分类?(B)

A 严重 B 死亡

C 一般 D 新的一般

22、WHO定义的药物不良反应(C)A 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B 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C 药物在正常人用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D 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23、A型药物不良反应有什么所致

(B)

A 药物的毒性作用

B 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

C 药物的化学反应

D 药物的治疗作用下降

24、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A)

A 死亡率高

B 较轻,可逆转

C 较易发现

D 多与剂量有关

25、下列对药物副作用的特点描述哪项是正确的(C)

A 发生快,后果严重

B 发生慢,后果不严重

C 较轻,停药可逆转

D 较重,但可逆转

二、多选(27题)

1、药品经营企业开展

ADR工作应(ABC)

A、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

B、药品经营企业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 C、承担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D、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

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ABCD)

A、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B、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C、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本信息表》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D、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3、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要

(ABD)

A、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不良反应 B、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C、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 D、报告该药品引起死亡的不良反应

4、药品不良事件可能原因是

(ABCD)

A、药物因素 B、机体因素 C、给药方法 D、其它因素

5、上市药品研究的局限性是(ABD)

A、研究时间短 B、病例少

C、试验对象年龄范围广 D、用药条件控制严

6、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BC)

A、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B、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

C、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比说明书描述更严重 D、药品说明书中已载明的不良反应

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适用于

(ABCD)

A、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

B、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有关主管部门

8、药品生产、经营、医疗机构按规定报告

(ABCD)

A、一般药品不良反应 B、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C、群体药品不良事件

D、报告一切怀疑与药品有关的不良事件

9、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包括

(ABCD)

A、医疗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 B、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C、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D、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0、不良反应的特点

(ABCD)

A、普遍性 B、特异性 C、滞后性 D、长期性

11、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ABCD)

A、是指在同一地区 B、同一时间段内

C、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

D、预防、诊断、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事件

12、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ABCD)A.导致死亡 B.危及生命

C.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D.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13、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单位是

(ABCD)

A、药品生产企业 B、药品经营企业 C、医疗卫生机构

D、市、县级药品不良反应机构

14、对药品经营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ABC)

A、无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B、未按照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

C、不配合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者群体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工作

D、未按照要求提交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

15、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BC)

A、加强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B、促进新药研究开发

C、促进毒副作用严重品种的筛选淘汰 D、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16、药物依赖性分为(BD)

A.成瘾性 B.精神依赖性 C.习惯性 D.身体依赖性

17、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ABCD)过程 A.发现 B.报告 C.评价 D.控制

18、药品的三致反应指的是药品的(ABC),属于药品的特殊毒性。

A.致畸

B.致癌 C.致基因突变

D.致死

19、下列哪些药品属于特殊药品的范畴(A B C D)A 麻醉药品

B 精神药品

C 医疗用毒性药品

D 放射性药品

20、下列哪些属于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ABCD)

A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B按阶梯给药

C按时用药

D个体化给药

21、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生产及使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品种(ABD)。

A丁丙诺啡 B哌醋甲酯 C苯巴比妥 D三唑仑

22、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ABCD)

A 安全性

B 有效性

C 经济性

D、适当性

23、不合理用药的后果(ABCD)

A 延误疾病治疗 B 浪费医药资源

C 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源性疾病 D 酿成药疗事故

24、下列哪些属于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ABCD)A 适当的药物

B 适当的剂量

C 适当的病人

D 达到适当的治疗目的

25、下列哪些属医学用途的药物治疗的有效性(ABCD)A 治愈疾病

B 延缓疾病进程

C 缓解临床症状

D 预防疾病发生

26、下列哪些属于判断药物有效性的指标(ABC)

A治愈率

B好转率

C无效率 D降低死亡率

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凡例中规定,对一般药品各种贮存条件描述中正确的有(ABD)

A.阴暗处:贮藏温度不超过20℃ B.冷处:贮藏温度为2~10℃ C.常温:贮藏温度为10~20℃

D.冷暗处:在避光条件下贮藏且温度不超过20℃

三、判断(17题)

1、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质量有问题(X)

2、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X)

3、药品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品不良事件,由于不一定与该药有因果关系而不需上报(X)

4、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

5、药品说明书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不可以上报(X)

6、新药监测期满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X)

7、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报告药品不良反应(√)

8、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由各级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配方用药由国营药店、医疗单位负责。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不得从事毒性药品的收购、经营和配方业务。(√)

9、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精神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X)

10、耐药性依据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11、国家严格管制麻醉药品原植物的种植和麻醉药品的生产、供

应、进出口,非医疗、教学、科研需要一律不得使用麻醉药品。(√)

12、易制毒化学品系指可利用其制备毒品的化合物,分为两类。(X)

1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可以在药店销售。(X)

14、医师未按照《反兴奋剂条例》的规定使用药品,或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

15、对于同一种药品而言,无论生产厂家相同与否,其说明书都是相同的。(X)

16、患者应按医嘱规定服药,一定要严格按说明用药,不要增加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

17、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

四、简答(4题)

1、什么是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答: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2、药物依赖性的定义。

答: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

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3、按药理作用,兴奋剂分为哪几类?

答:刺激剂、麻醉止痛剂、合成类固醇类、利尿剂、受体-阻断剂、内源性肽类激素、血液兴奋剂七大类。

4、合理用药指导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 答:(1)指导患者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

(2)指导患者选用正确的药品规格和剂量;(3)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药品剂型和用药方法;(4)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5)指导患者正确的储存、保管药品;(6)指导患者防范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7)指导特殊人群合理用药。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优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