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素材驿站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优秀5篇】

2022-10-14 20:51:00 网站:公文荟萃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篇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页的例15、例16,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的用处,初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简单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复习教科书第67页复习(1)、(2)、(3)。在复习完了乘法估算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乘法估算的方法;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1、教学例15。

教师读题,根据题意列出算式:432÷4

提问:

(1)要求“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多少页?”是求精确的商还是求近似的商?

(2)被除数最高位4够不够除?

教师指出:百位上的4除以4,够商1,求432的近似数要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约等于400。

(3)400除以4得多少?这个商在算式中用什么符号来连接上算式?为什么?

板书:432÷4≈100(页)

答:小丽每星期大约看了100页书。

(4)如果把问题改为小丽平均每星期看了多少页,又应该怎么算呢?

432÷4=108(页)

(5)比较估算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看是不是很接近。

432÷4≈100(页)

432÷4=108(页)

(6)集体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915÷3≈792÷4≈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估算过程,第一步求什么,怎样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

2、教学例16。

(1)怎样看出题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2)在黑板上列式3486÷7≈

(3)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除,应看前几位?

教师指出:被除数3486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除,就用它的前两位上的数除以7,这样才够除。求3486的近似数要省略被除数百位后面的尾数,大约等于3500。

(4)应把3486看作多少?(看作3500)

3486÷7≈500(千克)

(5)引导学生看估算结果和实际除的结果是不是接近?

(6)试算“做一做”中的题目:

5632÷7≈4780÷6≈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在求被除数的近似数时,两道题当中有什么不同之处。

3、。

(1)让学生比较一下例15和例16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9页上的结语。

4、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五第1、2题。教师行间巡视,观察学生是否都掌握了估算方法,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加以指导和纠正。

5、课外作业。练习十五第3、4题。

篇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二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⒉ 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⒊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⒋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教学内容:

第13~15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地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使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口算思路,掌握口算方法。

2、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

口算卡片、磁性黑板、6捆零9根小棒、小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8÷4 6÷3 9÷3 4÷2

35÷5 24÷6 45÷9 21÷7

2、口答:(用投影片依次出现)

(1)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2)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导入新课。

⑴创设情境。

⑵出示挂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⑶这些问题能解答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1)。

⑴我们来帮助赵伯伯解决问题吧!

问:赵伯伯要运多少箱?需要分几次运完?

怎样理解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求每次多少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 60÷3

⑵尝试计算60÷3。

⑶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生1:因为20×3=60 所以60÷3=20

生2:因为6÷3=2 所以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⑷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分一分。

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例1中(2)。

⑴板书:600÷3。

⑵尝试口算,然后请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⑶计算出600÷3=200,实际你们就帮助王叔叔算出他平均每次运的箱数。王叔叔非常感谢你们。现在也请你们帮助李阿姨解决她的问题吧。

3、学习例1中(3)

⑴板书:240÷3

⑵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⑶独立口算,并说出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做后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计算的?

2、做一做的第2题。

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找出规律。

独立做后,订正。

得出:当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10倍。

四、作业设计

第17页练习三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多少个百,多少个千……这样想比较简单。

第二课时: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理解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难点:估算的方法

教学用具:

口算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回答得数。

18÷6 3600÷4 5600÷7 270÷9

280÷7 560÷8 6000÷6 32÷8 2000÷2

2、导入新课

李叔叔要买4个酒杯,每个12元,他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怎样想的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谈话:

上节课,有些同学根据观察到的主题图内容,还提出了要求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运多少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是没有探究,今天我们就来估算一下李叔叔他们之间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板书)

2.出示挂图:

①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②列出算式。

③尝试估算。

④小组交流。

⑤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生1:124≈120 生2:124=120+4

120÷3=40(或3×40=120) 120÷3=40

每人大约运40箱。 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

可运1箱,每人大约

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都是合理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6页做一做第1、2题。面对第1题的具体情况,让学生思考:把260看成240或280都可以吗?为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4题。请学生根据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正确求出估算结果。完成后,可请学生简单说一说是将被除数看成多少来计算的。

3.补充练习:160人去春游,每辆车坐28人,6辆车够吗?你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请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将乘、除法估算技能用于解答同一个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灵活解题能力。

解法一:28≈30 解法二:160≈180

30×6=180 180÷6=30

160<180 180>160

6辆车够。 6辆车够。

四、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日记。日记的内容是:

(1)举出2个生活中应用估算的例子。

(2)除法估算一般的方法是什么?举2个例子说明。

两个内容中任选一个。

篇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的例17、例18和练习十五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进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题。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题由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的过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数的尾数?第二步算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估算出它们的近似商。今天我们通过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的继续学习,了解它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教学例17。

(1)出示题目:5530除以6大约等于多少?

(2)读题并理解题意。

(3)列式:5530÷6

(4)这道题目对结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进行估算)怎么看出题目中只要求进行估算?

(5)进行估算。由学生说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数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数省略后约等于5500。再把5500÷6约等于900。

提醒学生横式上要写“≈”号。

(6)由学生笔算出准确数。

得:5530÷6=921……4

(7)引导学生将估算的结果与实际除的结果进行比较。

得出:估算的结果和实际除得的结果是接近的。

3、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6题的第一行3道题。

(1)读题,学生进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师行间巡视,注意学生被除数是根据哪一位进行“四舍五入”的,横式上是否写“≈”号。

(2)订正后,再请学生算出各题的准确数。

(3)通过讨论,说出每道题的估算结果比除得的准确数大一些还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学例18。

(1)出示题目:用估算检查下题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

3976÷8=497

(2)读题,理用题意。

(3)进行估算。3976÷8≈500

(4)引导学生对实际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①实际结果497的近似数是500。

②估算的结果也是500,说明商的最高位没有错。

5、巩固练习。练习十五第7题第一行的两道题。

三、课堂。

师生议论,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师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检查计算结果是不是与实际结果接近或除法笔算商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检查、检验的习惯。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第6、7题的第二行以及第8题。

篇四: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练习中,提高试商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前一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一起除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形式多样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要学的知识(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作铺垫。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2 。课本第2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错在哪里。

二、综合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 )×5+( ) =47

47÷5=( ) ……( )

(2)( )×7+ ( )=47

47÷7=( )……( )

你是怎样填的?

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2、出示( )×8+( )=52

( )×6+( )=52

(1)先在 ( )填上适当的数,再像上一题一样写出与它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你还能自己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吗?

3、出示75×3=( )+15=( )

74×4=280+( )=( )

(1)你会填写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填法。

(3)说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应用

1、课本第21页第3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本第21页第4题是应用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反馈:谁能说说完成第3题时自己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篇五: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m.shubaoc.com

掌握算理。

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00-26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 8 16 32 ( )

243 81 27 9 ( )

2 5 11 23 47 (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最近更新

优质专题